李赞臣(1882-1955)旧居位于睦南道28-30号,在颜惠庆旧居的旁边,是一座罗马柱意式公馆。这座楼房建于上世纪20年代。砖木结构,混水墙面,一楼正立面设有三个拱形大门,二楼设有大型露台,有四棵六角形立柱,柱头为科林新式雕花。整座楼风格简洁、古朴。楼内客厅、书房、卧室、餐厅等一应俱全,装修讲究。大楼四周有高墙相围,自成院落,是一座具有欧式古典风格的高级住宅楼。曾经作为天津市学位委员会以及教育委员会的办公楼。以前这座楼因年久失修很破败,最近再去看,已经修缮一新了。不过也是大门紧闭,空无一人。我看到铁门上挂着一块牌子,才知道这里是天津市教育博物馆筹备处。
李赞臣是天津“八大家”之一的“李善人”李春城的孙辈。他在孙辈当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。1921年李赞臣担任长芦盐区纲公所纲总,兼任纲商所办天津殖业银行经理。他除经营本家族所办和与本房弟兄合营的企业外,还独资开设了一些商号,如:“新光皮货店”“万和堂药店”等。
在院外围墙上,一直挂着“李叔福旧宅”的牌子,旁边还有一块牌子,上面写着李叔福的简介。因此,很多人一直认为这里是天津“八大家”之一“李善人”的后代李叔福曾经居住的房子。直到记着采访到李家后代——李叔福的侄女时才弄清楚,这座小洋楼从前确实住着李家人,但他的主人不是李叔福,而是李叔福的父亲李赞臣。
李赞臣二孙女介绍, 李赞臣有三个亲生儿子,长子李伯福是曹锟的亲女婿,二子李亚福在国外,幼子为李叔福。 李家搬到睦南道时已经家道中落了。上世纪二十年代,李赞臣父辈四房分家析产,各立门户,大家族从此瓦解。李赞臣和同胞兄弟三人全家老小搬到睦南道上的这栋小洋楼。该洋楼为李赞臣三兄弟所建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辞退了家里的众多佣人,并联合李姓家族把花园(现人民公园)捐献给了国家。我这才知道,原来毛主席题字的“人民公园”最早是“李善人”家的啊。 因为世代做盐业生意,李赞臣的一家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“盐商世家”,但受当时局势影响,李家盐务生意受到影响,继而导致整个家族的衰败,天津“李善人”家族的兴衰史也折射出了一部天津近代史。
这是我2010年拍的,当时还是教委的办公楼,楼顶外檐的墙皮已脱落,门窗也很旧。
评论